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在福建四川又适合种植什么鲜花呢美丽产业让乡村更加繁荣昌盛 学术交流

在福建四川又适合种植什么鲜花呢美丽产业让乡村更加繁荣昌盛

2025-04-29 学术交流 0人已围观

简介自2010年起,林坊乡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和建立利益导向,大力推动农户种植鲜切花,从而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收。短短三年时间内,这个占地超过1000亩、拥有1500多个现代化大棚的花卉生产基地已经形成,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30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6000多元。 示范带动,让群众参与进来 林坊乡最早种植鲜切花的是一位名叫林伟的小伙子。他原本计划去云南昆明寻找药材项目

自2010年起,林坊乡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和建立利益导向,大力推动农户种植鲜切花,从而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收。短短三年时间内,这个占地超过1000亩、拥有1500多个现代化大棚的花卉生产基地已经形成,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30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6000多元。

示范带动,让群众参与进来

林坊乡最早种植鲜切花的是一位名叫林伟的小伙子。他原本计划去云南昆明寻找药材项目,但当他看到当地农民大规模种植鲜切花后,便被深深吸引。了解到市场前景后,他回到了家乡,并承包了100亩土地开始创业。“我们主要种的是月季、玫瑰和非洲菊等常见品种,每亩能赚取8000多元。”林伟回忆说。

2010年,林坊乡又与三明地区的一些商人合作开发了鲜切花生产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农企合作双赢”的模式进行经营。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种苗,并统一收购销售,以此激发当地群众发展鲜切花产业。

其他农户看到了林伟成功并且有企业支持,就迅速跟进并快速发展,现在规划面积从最初的100多亩扩展到现在的1000余亩,有200多户专业养护人员。

政策扶持,让基地发展起来

在鑫连鑫花卉专业合业社独生女户林屋莲的大棚里,一朵朵玫瑰和非洲菊争艳斗艳。“没有政府政策扶持,我今天的规模就不会有。” 林屋连介绍道,“今年我自己种植了50多亩鲜切花,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50万元。”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并促使鲜切花产业健康成长,连城县依托于林坊乡规划建设了一座占地1,000亩的大型鮮切植物產業區,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为每个大型温室补贴10,000元;对于两女或独生子女家庭再额外补贴3,000元及田租补助;对6个计生家庭还获得30万元贴息。此类强劲扶持措施有效解决了初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如同启动器和指路灯,为小holder提供力量同时引领他们前行。

针对技术落后的问题,该县农业技术部门积极邀请省市级农业专家以及高校教授为小holder免费授课,对其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诊断。此外,还帮助他们进一步改良现有品种,并重点培育日韩市场需求高效益较好的神马白菊等新品种,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抱团发展,让农民富裕起来

随着更多园主加入,他们之间相互竞争导致价格不稳定,有时甚至出现压价现象,这影响到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当局鼓励成立专业合作社。以理事长身份由李威先生领导成立的心语、鑫連鑫等6個專業合作社,它們實現五個統一:產品規格標準化、一致商品驗收標準、大宗包裝、小眾品牌使用與價格發布。一旦從種植開始,即進行全程監控管理。不僅在購買農資種苗方面集中採購降低成本保證質量,在種植過程中由專家進行現場指導訓練制定統一標準,以及銷售端由幾位理事負責集體營銷。

自成立以来,這些協會還積極吸納當地球民參與至溫室打工工作,使他們成為“農業工作者”。來自塘村獨女戶謝小雲,她曾經靠著她家的幾十畝耕作維持生活,但後來將田租給協會並自己前往打工除了獲得固定的田租之外,也獲得每月1,500餘元薪水,她的人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目前,全鄉共有心語、鑫連鑫等六個專業合作社,有210多戶園主加入這些組織通過團結發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不僅供應國內各省市,也出口至日本韓國市場,其年度產值超過3千萬,是當地農民最美麗增收致富方式之一。

标签: 农业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