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 良种良法配套助力黄淮海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

    近日,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中黄301”“中黄319”结合研发配套的主推技术“黄淮海夏大豆免耕覆秸机械化生产技术”,在河南新乡县百亩示范田亩产达到324.6公斤,千亩示范方亩产300.1公斤,良种良法配套助力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 今年黄淮地区大豆播种出苗期干旱,花期多雨,不良气候给大豆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农民日报 我国农业企业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

    近日,《中国农业企业ESG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ESG是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这三个维度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更好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治理的正向影响。《报告》指出,我国农业企业ESG发展水平总体处于进取阶段,尤其是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农业企业通过绿色农业...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农民日报 小麦远缘杂交新品种普冰03实现成果转化

    10月9日,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原研究中心与河南省中原农谷联合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农谷)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小麦新品种“普冰03”生产经营权正式“花落”中原农谷联合种业有限公司。 据介绍,“普冰03”是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李立会研究员团队,经过30多年的攻坚克难形成的创新成果,利用“远缘杂交技术”,将野生近缘植物冰草中的高产、抗病、抗逆基因导入小麦,是我国第一个国审远缘杂交新品种...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党组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合成赴都市所做学术报告

    2024年10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乡村振兴学院院长、中国原党组张合成赴都市所为全体职工及学生做了主题为题“乡村振兴与战略思想脉络”的学术报告,深入探讨新时代强农理论的核心要义。 张合成分享了国内外乡村振兴经验,介绍了新时代强农理论与伟大变革、建设主要内容、实施的总体要求及新质生产力理论如何指导高质量发展,为解决乡村振兴道路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进一步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光明日报 加强科技攻关 守护绿水青山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新华社发 宁夏青铜峡市一个菌草示范基地内,工作人员在查看菌草生长情况。新华社发 小朋友在浙江湖州的竹林里挖竹笋。新华社发 牧民在甘肃玛曲县黄河沿岸一处沙化草原治理点进行草籽补种工作。新华社发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草原秋景。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编者按 《中央...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人民网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助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中国获悉,近年来,中国果树研究所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和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10家单位,在山东烟台蓬莱区实施了“葡萄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开展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高产高效适应性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累计示范推广10万亩以上。 中国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葡萄生产最大国和消费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统计,我国葡萄2022年种植面积70.5万公顷...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人民日报加快发展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专家观点

    生物育种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生物育种发展成效显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推广面积占比超过95%,良种对作物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生物育种技术发展有何趋势,如何提升我国种业创新水平?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24年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生物育种主题大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展开研讨。 “随着前沿育种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人工湿地----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荷叶田田,莲子飘香,海寿花绿色盎然,狐尾藻净水先锋,这就是中科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人工湿地的夏日之景。湿地,又称地球之肾,被加以改进利用而成就了现在的人工湿地——一种有效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流入,净水流出,而塘上各种植物则是美景不胜收。它可以带来环境美,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带来经济美、人文美。 人工湿地通过人为地将污泥、污水投配到湿地表面,并在其流动的过程中,经过植物...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习在福建考察时强调 扭住目标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中奋勇争先

    中央总、、主席习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建要深入贯彻党的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习在福建漳州市考察调研

    15日下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了陈城镇澳角村、谷文昌纪念馆和关帝文化产业园,了解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中江高速改扩建S5标项目右幅交通转换完成

    9月25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中江高速改扩建S5标项目右幅交通转换任务顺利完成,为后续加快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当日晚上10时,在项目K34+080交通转换点现场,项目部与、路政等单位按照交通组织施工方案,提前做好交通转换各项准备工作。“主线交通已封闭,现在开始交通转换!”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现场参建人员按照既定方案迅速布置,移动反光锥、警示桩、涂画标线等工作一气呵成,整个作业过程紧凑有序...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中国荷斯坦牛----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荷斯坦牛是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的高代,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也是我国唯一的乳用牛品种。外貌特征为为黑白花,白花多分布牛体的下部,黑白斑界限明显。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清秀狭长,眼大突出,颈瘦长,颈侧多皱纹,垂皮不发达。前躯较浅、较窄,肋骨弯曲,肋间隙宽大。背线平直,腰角宽广,尻长而平,尾细长。四肢强壮,开张良好。乳房大,向前后延伸良好,乳静脉粗大弯曲,乳头长而大。被毛细致,皮簿,弹性好。体型大...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金发忠调研饲料所

    7月3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金发忠到饲料研究所调研饲料科技创新与应用情况,参观了饲料中药物基准实验室、饲料检测与安全评价中心,听取了饲料质量与安全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与监管服务工作情况汇报。所领导陆建中、吴子林、杨培龙、李秀波陪同调研,所长马莹主持调研座谈会。 马莹对金发忠来所调研表示欢迎,介绍了研究所科技创新情况和成立饲料质量与安全创新团队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中国科学报 农业生物制造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10月10日,由中国重大任务局指导,生物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农业生物制造发展研讨会暨科技攻关行动推进会在京举行。全国相关领域科研院所、高校领导及专家、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中国供图 中国院长吴孔明在会上指出,生物制造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技术,具有引领“第四次产业”的强大潜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中国作为我国国家队、排头兵,正在积极推动农业生物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中国召开南繁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

    10月16日,中国南繁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在海南三亚召开。党组成员、中国院长吴孔明,海南省政府党组成员刘平治,三亚市委、市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孙坦主持会议。 吴孔明指出,南繁科技创新是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支撑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服务新时代“南繁硅谷”建设,推进海南省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我院区域创新体系布局的重大举措...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