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农业综合 - 养殖危机鲑科鱼类的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ihn)威胁水域安全 农业综合

养殖危机鲑科鱼类的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ihn)威胁水域安全

2025-05-08 农业综合 0人已围观

简介(一)病原在水域中,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 (lnfeci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以其独特的弹状外观出现在微生物世界。作为一种细小的病原体,它们约65-75纳米长、150-190纳米宽,呈枪形结构,内含单链RNA。ihnv对温度极为敏感,在脱氯水中的存活时间仅有24小时,而在低于40摄氏度的环境下,它们则显得相对稳定。此外

(一)病原在水域中,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 (lnfeci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以其独特的弹状外观出现在微生物世界。作为一种细小的病原体,它们约65-75纳米长、150-190纳米宽,呈枪形结构,内含单链RNA。ihnv对温度极为敏感,在脱氯水中的存活时间仅有24小时,而在低于40摄氏度的环境下,它们则显得相对稳定。此外,这种病毒在ph6-8的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在pH5或9以上瞬间会失去活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如使用RTG-2、CHSE-214等鱼类细胞系,ihnv能够成功繁殖,其培养适温区间为13至18摄氏度,上限为20摄氏度,下限则是4摄氏度。而且,只需48小时便可观察到细胞破坏现象,从第六天起,由于细胞变形呈葡萄状并从容器壁上脱落。

(二)症状和病理变化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通常首先攻击刚孵化的小鱼苗和幼年鱼类。在疾病爆发时,大批数量的鱼死亡将突然发生,有时它们游动迟缓甚至沉底旋转,还有可能随水流漂浮至下游后再死亡。临终前,小型鱼体侧肌肉出现明显出血,并形成“V”字形图案。而慢性的患者腹部膨胀眼球突出,这些都是该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标志。在解剖学上的观察中,可见腹腔积液,以及肝脏、肾脏等内脏出现贫血褪色。此外,对于更大的个体,可以发现胃里存在乳白色液体以及肠道充满淡红色的带血液混合物。主要受到影响的是鲑科鱼类中的造血组织,其中前肾和脾脏尤其受到严重损害,同时也有局部坏死情况发生于肠壁颗粒细胞及其他器官如肝脏和胰腺。

(三)流行情况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已广泛分布于美国、日本以及中国东北地区,此外还包括了法国和意大利早期报道的情况。这场疫情主要危害鲑科鱼类,如虹鳟、大麻哈鱼等,以两岁以下的小魚苗最易受到感染,并伴随着100%的死亡率;对于2至6个月大的一般成长期的小魚種,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而超过这一年龄段的大魚,则大约只有一小部分,即10%左右受影响。此外近来研究表明,即使体重达到70至100克的大一些个體也可能成为此次疫情所触及的人群对象。该疾病通常会在4至13摄氏度之间发生,最具威胁性的温度区间介乎8至10摄氏度之际。当水温升高到15摄氏度以上,该疾病就会停止蔓延。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否表现出的症状,都需要对潜伏感染者进行妥善处理,因为这些看似健康但实际携带了ihnv的“瘸鱼”或隐患患者是传播源之一。此外,与卵子接触后的卵液同样具有高度风险,因此这也是一个重要来源。此外,如果污染了水域,那么通过水源媒介传播此疾病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种致命生物主要通过鳃或消化道途径进入宿主身体开始侵袭过程。

标签: 山东农业大学综合教务系统生态农业涉及农家肥料的综合利用湖南农业大学综合信息服务农业综合新闻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到底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