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农业资讯 - 在福建的千亩鲜花海中探寻美丽产业之下隐藏的乡村富裕秘密又或是在河南这片土地适合种植名贵药材为何不去揭 农业资讯

在福建的千亩鲜花海中探寻美丽产业之下隐藏的乡村富裕秘密又或是在河南这片土地适合种植名贵药材为何不去揭

2025-04-29 农业资讯 0人已围观

简介自2010年起,林坊乡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和建立利益导向,大力推动农户种植鲜切花,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一片面积达1000余亩、拥有1500多个现代化花卉大棚的生产基地迅速形成。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6000多元,这一成果在示范带动下得以实现。 当地最早种植鲜切花的是林伟,他原本计划在云南昆明寻找药材项目,但被当地大量种植鲜切花的景象深深吸引

自2010年起,林坊乡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和建立利益导向,大力推动农户种植鲜切花,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一片面积达1000余亩、拥有1500多个现代化花卉大棚的生产基地迅速形成。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6000多元,这一成果在示范带动下得以实现。

当地最早种植鲜切花的是林伟,他原本计划在云南昆明寻找药材项目,但被当地大量种植鲜切花的景象深深吸引。他了解到市场前景后,回到了家乡,并承包了100亩地开始创业。尽管品种主要是月季、玫瑰和非洲菊等一般品种,每亩仍能赚取8000多元。

2010年,林坊乡又与三明客商合作开发鲜切花生产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农企合作、农企双赢”模式经营。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销售,以此带动当地群众发展鲜切花产业。

其他农户随之跟进,并迅速发展,规划面积从最初的100多亩扩展至今已达到1000余亩,有200多户花农参与其中。在鑫连鑫花卉专业合业社的一名独生子女户林屋莲,她展示了一朵朵争艳斗艳的玫瑰和非洲菊:“没有政府政策扶持,就没有我现在这种规模。”她介绍说,“今年我种植了50多亩鲜切花,收入可达50万元。”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并促进健康成长,加强对鲜切花产业建设与扶持政策,全县依托于林坊乡规划建造了一片占地1000亩的大型鮮剪植物產業區,並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措施:为每个大棚补助高达1万元;作为“生育文明、幸福家庭”示范基地,对于二女户或独生子女户種植鮮剪植物,每個大棚再補助3,000元,以及為6戶計生戶爭取貼息30萬元。

针对農技方面的问题,该县邀请省市及专家学者免费为農民授课,为遇到的疑难问题诊断病症。此外,还帮助農民改良现有品种并重点發展日韩市场且效益较好的神马白菊等新品種,使产量与质量都得到提升。

隨著種植農戶數量增加,由於競爭使得產品價格不統一,有時還會出現相互壓低價格的情況,這對产业健康發展构成了挑战。因此,当局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如由林伟担任理事长的“長盛 花卉專業合作社”,实行五个统一:产品生产标准、一致商品验收标准、大宗包装使用商标发布参考价格。此外,在整个过程中实施全程跟踪管理,不仅降低成本保证质量,而且提高了整体效率。

由于这些努力,全乡共有6家专业合作社成立,其中210多户農民加入这类组织,与抱团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不仅供应国内各省市,还出口到了日本及韩国等国家地区,让本乡成为最具经济价值的小麦田之一。

标签: 农业资讯农业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