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动态 - 福建能否在这里种植出美丽的中药材开创千亩新景色的产业让乡村更加富裕呢 科普动态

福建能否在这里种植出美丽的中药材开创千亩新景色的产业让乡村更加富裕呢

2025-04-29 科普动态 0人已围观

简介自2010年起,林坊乡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大力推动农户种植鲜切花,从而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收。仅仅三年时间内,该地区就已经形成了一个面积超过1000亩的大型现代化花卉生产基地,且拥有1500多个大棚。这种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村民们的年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30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6000多元。 示范带动,让群众参与进来 林伟是林坊乡最早开始种植鲜切花的人之一

自2010年起,林坊乡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大力推动农户种植鲜切花,从而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收。仅仅三年时间内,该地区就已经形成了一个面积超过1000亩的大型现代化花卉生产基地,且拥有1500多个大棚。这种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村民们的年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30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6000多元。

示范带动,让群众参与进来

林伟是林坊乡最早开始种植鲜切花的人之一。他在2009年原本打算去云南昆明寻找药材项目,但当他看到当地农民大规模种植鲜切花后,他被深深吸引,并决定回家乡承包100亩土地进行创业。“我们主要种植的是月季、玫瑰和非洲菊等常见品种,每亩都能赚取8000多元。”林伟回忆道。

2010年,为了进一步发展鲜切花产业,林坊乡与三明市的一些商人合作开发,这一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农企双赢”的模式运作,其中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同时统一收购销售,以此来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鲜切花产业中来。

随着其他农户加入并迅速扩展,这个区域最初的小规模(不到100亩)逐渐扩展至今已达到千余亩,并涉及200多位专业的水生植物生产者。

政策扶持,让基地发展起来

在鑫连鑫花卉专业合业社里,一朵朵玫瑰和非洲菊争相绽放。“没有政府提供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我的成功。”鑫连鑫介绍说,“今年我自己经营了50多亩水生植物,我每年的收入可以达成50万以上。”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并促进健康成长,当地政府依托于林坊乡规划了一座占地1000亩的大型水生植物产业园区,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补贴,对于每个大棚进行高达1万元人民币的地基补助;对于那些作为“文明生育幸福家庭”示范基地认定的二女户或独生子女户,每个大棚额外获得3万元人民币补助,以及对6名计生的家庭提供30万元人民币贴息。这类强大的扶持政策有效解决了初期投资不足的问题,就像启动器一样帮助企业起步并指引方向。

针对存在于水生植物生产中的技术落后问题,当地农业科技部门积极邀请省市级农业专家以及相关协会、大学教授为这些专业人士免费授课,并解决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此外,还帮助这些专业人士改良现有的品种,将重点放在日韩市场上更受欢迎、高收益率品种如神马白菊等上,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抱团发展,让农民富裕起来

随着更多养殖场成立,不同养殖场间竞争激烈,有时还出现价格压低的情况,这影响了整个行业健康稳定。因此,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又提出建议让养殖场组建专业合作社。在这个过程中,由林伟担任理事长成立的一个名为“长盛”的合作社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确保五项标准化:统一产品标准、商品验收标准、一致包装设计、一致使用品牌标识、一致发布参考价格。该合作社在产前、中后阶段实施全程跟踪管理,使得原料采购更加集中以降低成本并保证质量;同时,还安排专家对成员进行现场培训以确保生产规范性;最后,对销售工作由几个理事负责集体营销处理,以实现最佳效果。

自成立以来,该组织还积极招聘本地区居民前往其所在地工作成为“农业工作者”。谢小云,她是一位独女户曾经靠自己的几十平方米田地生活,现在她将田租给合作社,而自己则去了那里工作。她除了获得固定数量的地租外,还每月可获得1500余元的人工费,加之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标签: 农业科普动态科普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