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动态 - 冬种茼蒿高产需掌握三要点 科普动态
冬种茼蒿高产需掌握三要点
2025-03-14 【科普动态】 0人已围观
简介冬种茼蒿高产掌握三要点 播前措施:1. 选择合适的田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良好、通透性好、肥力中等的微酸性沙质壤土最为理想。2. 整地做畦。前作收获后,经过翻耕细耙,按畦带沟100厘米起垄整畦,同时开好环沟和十字沟,以利于水分的有效排灌。3. 种薯处理。在挑选薯块时,要确保其完整无病虫害,并且薯皮光滑整洁。一般采用50克左右的整薯作为种子,也可将大于80克的种薯切成30~50克的小块
冬种茼蒿高产掌握三要点
播前措施:1. 选择合适的田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良好、通透性好、肥力中等的微酸性沙质壤土最为理想。2. 整地做畦。前作收获后,经过翻耕细耙,按畦带沟100厘米起垄整畦,同时开好环沟和十字沟,以利于水分的有效排灌。3. 种薯处理。在挑选薯块时,要确保其完整无病虫害,并且薯皮光滑整洁。一般采用50克左右的整薯作为种子,也可将大于80克的种薯切成30~50克的小块,每一小块上部都配有顶部芽眼;在切割时应自脐部按芽眼排列顺序向顶部斜切或纵切。此外,在切片后应沾上草木灰,不仅能防止水分蒸发,还能杀灭病菌,保持茎内生理平衡。
适时播种:1. 品种选择。选用“紫花851”、“克新3号”、“中薯3号”、“春薯4号”等高产抗病良好的品系。2. 精细播种。在海拔200米以下地区进行冬季马铃薯栽培,一般在晚稻(或晚 薯)收获后播种,最优时间为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这一阶段采用双行植株方式,株距25厘米,行距30厘米,每亩约需4500穴左右。在播下每颗芽眼之前,将其朝向天空,并根据芽眼大小对照不同的位置进行定位,以便出苗更为整齐统一。
田间技术:1. 科学施肥。在幼苗出土80%-90%之后,即提苗期,我们需要重新施加速效提苗肥,如碳酸氢氨25公斤或尿素10公斤,对水1500公斤进行均匀浇灌。此外,在现蕾期(即从播下到植物开始生长并形成块茎的大概50-70天内),我们应该施入结型肥料,如三元复合肥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
水分管理。在幼苗期如果遇到干旱天气,就需要及时通过灌溉来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全体嫁接成功。而在现蕾期,由于地面部分迅速生长和叶绿物质积累增加,以及地下茎膨胀,这个时候所需水量增多,因此必须保证畦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以促进块茎膨大。此外,当观察到植物长势过快出现徒长迹象,可以使用如多效唑35克/60千升水进行喷雾防治。
清除杂草与培育根系。当幼苗出现在表面后,大约达到80%,我们就可以清除杂草并开始培养根系。这不仅避免了生长初期匍匐茎伸出地面的情况,也减少了结型后的块茎暴露在地表而变绿的情况,同时结合追施化肥工作完成清除工作。
防治疾病与害虫。大规模应用乙草胺100毫升/60千升水对付杂草。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加强防治包括晚疫病、霜霉病、青枋病以及蚜虫等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
防御低温冻害。在实施健身栽培策略基础之上,我们还需要关注气候预报,并采取措施保护当低温引发霜冻的时候,比如增加热性化肥覆盖稻草浇水保温熏烟驱寒及洗去冰晶等方法来减轻损害影响。